如何進行後置鋼筋設計
鋼筋設計準則
較短的錨固長度
這是植筋最普遍的應用方式,另外亦包括將新組件連接到現有結構。
根據國際建築規範(IBC),無論混凝土保護層有多深,預埋鋼筋的握裹力依然有限。
因此,在處理某些結構時,例如錨固深度有限的牆身,大多會採用橫向焊接的鋼筋或鈎來彌補錨固長度較短的問題。
我們與合作夥伴的研究結果顯示,只要有充分的混凝土保護,使用喜利得混合黏著劑固定的鋼筋較預埋鋼筋的握裹力高。
相比建築規範所定的數字,喜利得HIT鋼筋設計方法在混凝土保護充分的情況下,能充分發揮握裹力提高的優勢,減少多達70%的錨固長度。
ACI 318 設計方法
喜利得HIT鋼筋設計方法
直條鋼筋剛性連接
石板與牆身、橫樑與石板、橫樑與牆身以及直柱與地基之間的剛性連接一般需要使用帶鈎鋼筋或彎曲鋼筋進行。
然而,喜利得找到了解決方法。
我們聯同慕尼黑工業大學及貝魯特美國大學進行研究,探索使用直條鋼筋進行剛性連接的方法。我們最終得出基於壓拉桿模型的解決方案。
剪力鋼筋
剪力鋼筋主要用於翻新及加固老化的結構,例如橋樑。
喜利得採用的衝剪鋼筋技術嶄新簡單,就是將錨栓僅固定於石板的下側。你可選用喜利得抗拉錨栓,並配合喜利得混合黏著劑,將錨栓固定至斜向直柱的鑽孔。
傳統的後置衝剪鋼筋方法需要在石板上下兩側都鑽孔,為此,你必須移除石板保護層,然而,石板上側基本上是難以入手的。因此,相比起來,我們的方法實在簡單得多。
ACI 318 設計方法
喜利得設計方案
混凝土加鋪層
喜利得針對橋面加鋪層開發了獨特的剪切摩擦解決方案。
在錨固及修復結構時,通常會於現有混凝土上加鋪一層新的混凝土。 這些方法的重點在於新舊混凝土之間,握裹界面上的內部應力傳遞。
我們研發的設計旨在令剪力傳遞更有效率,同時兼顧界面中剪力鋼筋的黏聚力、摩擦力和抗剪力。其優點包括:·
- 可簡單有效地應用到不同情況
- 確保整體式結構組件特性
- 即使界面有裂縫,剪力依然可有效傳遞
- 應用範圍廣泛
- 降低對錨固長度的要求
ACI 318 設計方法
喜利得設計方法